電廠工程
工程新建2臺254MW級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huán)機組,供熱能力不低于240百萬大卡/小時;同步建設3臺尖峰燃氣熱水爐,供熱能力300百萬大卡/小時。年發(fā)電能力約19億千瓦時,總供熱能力不低于540百萬大卡/小時,建成后將替代現狀北京第二熱電廠12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本工程的建設是為第二熱電廠的發(fā)電、供熱機組提供天然氣氣源。工程內容包括衙門口門站現狀調壓間出口處至鄭常莊熱電廠的天然氣管線,管線全長約5.8公里,管徑DN500,設計壓力2.5MPa。
太陽宮熱電廠是北京奧運會重要配套項目,北京市重點工程,建設規(guī)模為2×350兆瓦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huán)發(fā)電機組,年發(fā)電量34億千瓦時,供熱面積1000萬平方米,供熱區(qū)域40平方公里,占地9公頃。電廠直接承擔向奧運場館及其周邊地區(qū)供熱的重任,同時為首都北京電網提供重要的支撐電源,為確保首都城市能源安全運行體系具有重要作用。該天然氣工程主要為電廠供氣,同時解決向五環(huán)高壓B燃氣管網輸氣以及為周邊地區(qū)發(fā)展供氣的問題。供氣管線設計壓力4.0MPa,管徑DN700。
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構建安全高效低碳城市供熱體系的要求,建設北京市規(guī)模最大、西北區(qū)域重要的熱源點和電源點---西北熱電中心。工程新建DN1000、DN700高壓A燃氣管線總長17公里,DN700、DN500高壓B燃氣管線總長2公里。兩座高壓A調壓計量站,每座高峰小時流量均為60萬m3/h,其中電廠和區(qū)域用氣量各為30萬m3/h。工程榮獲:2015年度全國優(yōu)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yè)二等獎、北京市第十八屆優(yōu)秀工程設計獎二等獎。
本工程是為東北熱電中心天然氣供氣工程,主要為解決東北熱電中心燃氣發(fā)電機組的供氣問題。設計規(guī)模為高壓A(PN4.0MPa)DN1000天然氣管道約13公里,高壓A(PN4.0MPa)調壓站2座,設計流量均為50萬Nm3/h。工程主要管材采用螺旋縫埋弧焊管,彎管等管件及管線定向鉆穿越段采用同鋼級直縫埋弧焊管。在DN700進站電動閥室之后分為DN500兩條支路,一路為向電廠供氣流程,一路為向下游燃氣管網區(qū)域供氣流程。
京豐電廠天然氣工程全長10km,管徑DN500。該工程是北京市燃氣集團為電廠供氣的第一個工程,也是煤熱院設計的第一條長輸管線。設計壓力為當時北京市燃氣管線的最高壓力(設計壓力4.0MPa,但由于本管線敷設的地區(qū)特殊,因此在進行強度計算時將設計壓力等級提高一級按6.4MPa進行設計)。管線敷設在丘陵地區(qū),地形復雜,地面高差達100多米,為了保護天然氣管線和當地環(huán)境及地貌,成功地設計了管線的水工保護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程榮獲“2007年北京市第十三屆優(yōu)秀工程設計一等獎”。